There are only two hard things in Computer Science: cache invalidation and naming things.

-- Phil Karlton

全文目录

CACHE基础

CACHE的组织

      TAG,INDEX

      VIVT,VIPT,PIPT

      Cache别名问题

CACHE一致性

      icache、dcache同步

      多CPU核cache同步

      CPU与设备cache同步

意识到CACHE的编程

      cache预取

      false sharing处理

     perf及topdown分析

CACHE基础

对cache的掌握,对于Linux工程师(其他的非Linux工程师也一样)写出高效能代码,以及优化Linux系统的性能是至关重要的。简单来说,cache快,内存慢,硬盘更慢。在一个典型的现代CPU中比较接近改进的哈佛结构,cache的排布大概是这样的:

L1速度>  L2速度> L3速度> RAM

L1容量<  L2容量< L3容量< RAM

现代CPU,通常L1 cache的指令和数据是分离的。这样可以实现2条高速公路并行访问,CPU可以同时load指令和数据。当然,cache也不一定是一个core独享,现代很多CPU的典型分布是这样的,比如多个core共享一个L3。比如这台的Linux里面运行lstopo命令:

人们也常常称呼L2cache为MLC(MiddleLevel Cache),L3cache为LLC(Last LevelCache)。这些Cache究竟有多块呢?我们来看看Intel的数据,具体配置:Intel i7-4770 (Haswell), 3.4 GHz (Turbo Boostoff), 22 nm. RAM: 32 GB (PC3-12800 cl11 cr2)

访问延迟:

数据来源:https://www.7-cpu/cpu/Haswell.html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应该尽可能追求cache的命中率高,以避免延迟,最好是低级cache的命中率越高越好。

CACHE的组织

现代的cache基本按照这个模式来组织:SET、WAY、TAG、INDEX,这几个概念是理解Cache的关键。随便打开一个数据手册,就可以看到这样的字眼:

翻译成中文就是4路(way)组(set)相联,VIPT表现为(behave as)PIPT --这尼玛什么鬼?,cacheline的长度是64字节。

下面我们来想象一个16KB大小的cache,假设是4路组相联,cacheline的长度是64字节。Cacheline的概念比较简单,cache的整个替换是以行为单位的,一行64个字节里面读了任何一个字节,其实整个64字节就进入了cache。

比如下面两段程序,前者的计算量是后者的8倍:

但是它的执行时间,则远远不到后者的8倍:

16KB的cache是4way的话,每个set包括4*64B,则整个cache分为16KB/64B/4 = 64set,也即2的6次方。当CPU从cache里面读数据的时候,它会用地址位的BIT6-BIT11来寻址set,BIT0-BIT5是cacheline内的offset。

比如CPU访问地址

0 000000 XXXXXX

或者

1 000000 XXXXXX

或者

YYYY 000000 XXXXXX

由于它们红色的6位都相同,所以他们全部都会找到第0个set的cacheline。第0个set里面有4个way,之后硬件会用地址的高位如0,1,YYYY作为tag,去检索这4个way的tag是否与地址的高位相同,而且cacheline是否有效,如果tag匹配且cacheline有效,则cache命中。

所以地址YYYYYY000000XXXXXX全部都是找第0个set,YYYYYY000001XXXXXX全部都是找第1个set,YYYYYY111111XXXXXX全部都是找第63个set。每个set中的4个way,都有可能命中。

中间红色的位就是INDEX,前面YYYY这些位就是TAG。具体的实现可以是用虚拟地址或者物理地址的相应位做TAG或者INDEX。如果用虚拟地址做TAG,我们叫VT;如果用物理地址做TAG,我们叫PT;如果用虚拟地址做INDEX,我们叫VI;如果用物理地址做TAG,我们叫PT。工程中碰到的cache可能有这么些组合:

VIVT、VIPT、PIPT。

VIVT的硬件实现开销最低,但是软件维护成本高;PIPT的硬件实现开销最高,但是软件维护成本最低;VIPT介于二者之间,但是有些硬件是VIPT,但是behave as PIPT,这样对软件而言,维护成本与PIPT一样。

在VIVT的情况下,CPU发出的虚拟地址,不需要经过MMU的转化,直接就可以去查cache。

而在VIPT和PIPT的场景下,都涉及到虚拟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后,再去比对cache的过程。VIPT如下:

PIPT如下:

从图上看起来,VIVT的硬件实现效率很高,不需要经过MMU就可以去查cache了。不过,对软件来说,这是个灾难。因为VIVT有严重的歧义和别名问题。

歧义:一个虚拟地址先后指向两个(或者多个)物理地址

别名:两个(或者多个)虚拟地址同时指向一个物理地址

这里我们重点看别名问题。比如2个虚拟地址对应同一个物理地址,基于VIVT的逻辑,无论是INDEX还是TAG,2个虚拟地址都是可能不一样的(尽管他们的物理地址一样,但是物理地址在cache比对中完全不掺和),这样它们完全可能在2个cacheline同时命中。

由于2个虚拟地址指向1个物理地址,这样CPU写过第一个虚拟地址后,写入cacheline1。CPU读第2个虚拟地址,读到的是过时的cacheline2,这样就出现了不一致。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软件必须写完虚拟地址1后,对虚拟地址1对应的cache执行clean,对虚拟地址2对应的cache执行invalidate。

而PIPT完全没有这样的问题,因为无论多少虚拟地址对应一个物理地址,由于物理地址一样,我们是基于物理地址去寻找和比对cache的,所以不可能出现这种别名问题。

那么VIPT有没有可能出现别名呢?答案是有可能,也有可能不能。如果VI恰好对于PI,就不可能,这个时候,VIPT对软件而言就是PIPT了:

VI=PI

PT=PT

那么什么时候VI会等于PI呢?这个时候我们来回忆下虚拟地址往物理地址的转换过程,它是以页为单位的。假设一页是4K,那么地址的低12位虚拟地址和物理地址是完全一样的。回忆我们前面的地址:

YYYYY000000XXXXXX

其中红色的000000是INDEX。在我们的例子中,红色的6位和后面的XXXXXX(cache内部偏移)加起来正好12位,所以这个000000经过虚实转换后,其实还是000000的,这个时候VI=PI,VIPT没有别名问题。

我们原先假设的cache是:16KB大小的cache,假设是4路组相联,cacheline的长度是64字节,这样我们正好需要红色的6位来作为INDEX。但是如果我们把cache的大小增加为32KB,这样我们需要  32KB/4/64B=128=2^7,也即7位来做INDEX。

YYYY0000000XXXXXX

这样VI就可能不等于PI了,因为红色的最高位超过了2^12的范围,完全可能出现如下2个虚拟地址,指向同一个物理地址:

这样就出现了别名问题,我们在工程里,可能可以通过一些办法避免这种别名问题,比如软件在建立虚实转换的时候,把虚实转换往2^13而不是2^12对齐,让物理地址的低13位而不是低12位与物理地址相同,这样强行绕开别名问题,下图中,2个虚拟地址指向了同一个物理地址,但是它们的INDEX是相同的,这样VI=PI,就绕开了别名问题。这通常是PAGE COLOURING技术中的一种技巧。

如果这种PAGE COLOURING的限制对软件仍然不可接受,而我们又想享受VIPT的INDEX不需要经过MMU虚实转换的快捷?有没有什么硬件技术来解决VIPT别名问题呢?确实是存在的,现代CPU很多都是把L1 CACHE做成VIPT,但是表现地(behave as)像PIPT。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要求VIPT的cache,硬件上具备alias detection的能力。比如,硬件知道YYYY0000000XXXXXX既有可能出现在第0000000,又可能出现在1000000这2个set,然后硬件自动去比对这2个set里面是否出现映射到相同物理地址的cacheline,并从硬件上解决好别名同步,那么软件就完全不用操心了。

下面我们记住一个简单的规则:

对于VIPT,如果cache的size除以WAY数,小于等于1个page的大小,则天然VI=PI,无别名问题;

对于VIPT,如果cache的size除以WAY数,大于1个page的大小,则天然VI≠PI,有别名问题;这个时候又分成2种情况:

  • 硬件不具备alias detection能力,软件需要pagecolouring;

  • 硬件具备alias detection能力,软件把cache当成PIPT用。

比如cache大小64KB,4WAY,PAGE SIZE是4K,显然有别名问题;这个时候,如果cache改为16WAY,或者PAGE SIZE改为16K,不再有别名问题。为什么?感觉小学数学知识也能算得清????

CACHE的一致性

Cache的一致性有这么几个层面

1.     一个CPU的icache和dcache的同步问题

2.     多个CPU各自的cache同步问题

3.     CPU与设备(其实也可能是个异构处理器,不过在Linux运行的CPU眼里,都是设备,都是DMA)的cache同步问题

先看一下ICACHE和DCACHE同步问题。由于程序的运行而言,指令流的都流过icache,而指令中涉及到的数据流经过dcache。所以对于自修改的代码(Self-Modifying Code)而言,比如我们修改了内存p这个位置的代码(典型多见于JIT compiler),这个时候我们是通过store的方式去写的p,所以新的指令会进入dcache。但是我们接下来去执行p位置的指令的时候,icache里面可能命中的是修改之前的指令。

所以这个时候软件需要把dcache的东西clean出去,然后让icache invalidate,这个开销显然还是比较大的。

但是,比如ARM64的N1处理器,它支持硬件的icache同步,详见文档:The Arm Neoverse N1 Platform: Building Blocks for the Next-Gen Cloud-to-Edge Infrastructure SoC

特别注意画红色的几行。软件维护的成本实际很高,还涉及到icache的invalidation向所有核广播的动作。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多个核之间的cache同步。下面是一个简化版的处理器,CPU_A和B共享了一个L3,CPU_C和CPU_D共享了一个L3。实际的硬件架构由于涉及到NUMA,会比这个更加复杂,但是这个图反映层级关系是足够了。

比如CPU_A读了一个地址p的变量?CPU_B、C、D又读,难道B,C,D又必须从RAM里面经过L3,L2,L1再读一遍吗?这个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在硬件上,cache的snooping控制单元,可以协助直接把CPU_A的p地址cache拷贝到CPU_B、C和D的cache。

这样A-B-C-D都得到了相同的p地址的棕色小球。

假设CPU B这个时候,把棕色小球写成红色,而其他CPU里面还是棕色,这样就会不一致了:

这个时候怎么办?这里面显然需要一个协议,典型的多核cache同步协议有MESI和MOESI。MOESI相对MESI有些细微的差异,不影响对全局的理解。下面我们重点看MESI协议。

MESI协议定义了4种状态:

M(Modified): 当前cache的内容有效,数据已被修改而且与内存中的数据不一致,数据只在当前cache里存在;类似RAM里面是棕色球,B里面是红色球(CACHE与RAM不一致),A、C、D都没有球。

E(Exclusive):当前cache的内容有效,数据与内存中的数据一致,数据只在当前cache里存在;类似RAM里面是棕色球,B里面是棕色球(RAM和CACHE一致),A、C、D都没有球。

S(Shared):当前cache的内容有效,数据与内存中的数据一致,数据在多个cache里存在。类似如下图,在CPU A-B-C里面cache的棕色球都与RAM一致。

I(Invalid):   当前cache无效。前面三幅图里面cache没有球的那些都是属于这个情况。

然后它有个状态机

这个状态机比较难记,死记硬背是记不住的,也没必要记,它讲的cache原先的状态,经过一个硬件在本cache或者其他cache的读写操作后,各个cache的状态会如何变迁。所以,硬件上不仅仅是监控本CPU的cache读写行为,还会监控其他CPU的。只需要记住一点:这个状态机是为了保证多核之间cache的一致性,比如一个干净的数据,可以在多个CPU的cache share,这个没有一致性问题;但是,假设其中一个CPU写过了,比如A-B-C本来是这样:

然后B被写过了:

这样A、C的cache实际是过时的数据,这是不允许的。这个时候,硬件会自动把A、C的cache invalidate掉,不需要软件的干预,A、C其实变地相当于不命中这个球了: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继续问,如果C要读这个球呢?它目前的状态在B里面是modified的,而且与RAM不一致,这个时候,硬件会把红球clean,然后B、C、RAM变地一致,B、C的状态都变化为S(Shared):

这一系列的动作虽然由硬件完成,但是对软件而言不是免费的,因为它耗费了时间。如果编程的时候不注意,引起了硬件的大量cache同步行为,则程序的效率可能会急剧下降。

为了让大家直观感受到这个cache同步的开销,下面我们写一个程序,这个程序有2个线程,一个写变量,一个读变量:

这个程序里,x和y都是cacheline对齐的,这个程序的thread1的写,会不停地与thread2的读,进行cache同步。

它的执行时间为:

$ time ./a.out 
real  0m3.614s
user  0m7.021s
sys  0m0.004s

它在2个CPU上的userspace共运行了7.021秒,累计这个程序从开始到结束的对应真实世界的时间是3.614秒(就是从命令开始到命令结束的时间)。

如果我们把程序改一句话,把thread2里面的c = x改为c = y,这样2个线程在2个CPU运行的时候,读写的是不同的cacheline,就没有这个硬件的cache同步开销了:

它的运行时间:

$ time ./b.out 
real  0m1.820s
user  0m3.606s
sys  0m0.008s

现在只需要1.8秒,几乎减小了一半。

感觉前面那个a.out,双核的帮助甚至都不大。如果我们改为单核跑呢?

$ time taskset -c 0 ./a.out 
real  0m3.299s
user  0m3.297s
sys  0m0.000s

它单核跑,居然只需要3.299秒跑完,而双核跑,需要3.614s跑完。单核跑完这个程序,甚至比双核还快,有没有惊掉下巴?!!!因为单核里面没有cache同步的开销。

下一个cache同步的重大问题,就是设备与CPU之间。如果设备感知不到CPU的cache的话(下图中的红色数据流向不经过cache),这样,做DMA前后,CPU就需要进行相关的cacheclean和invalidate的动作,软件的开销会比较大。

这些软件的动作,若我们在Linux编程的时候,使用的是streaming DMA APIs的话,都会被类似这样的API自动搞定:

dma_map_single()
dma_unmap_single()
dma_sync_single_for_cpu()
dma_sync_single_for_device()
dma_sync_sg_for_cpu()
dma_sync_sg_for_device()

如果是使用的dma_alloc_coherent() API呢,则设备和CPU之间的buffer是cache一致的,不需要每次DMA进行同步。对于不支持硬件cache一致性的设备而言,很可能dma_alloc_coherent()会把CPU对那段DMA buffer的访问设置为uncachable的。

这些API把底层的硬件差异封装掉了,如果硬件不支持CPU和设备的cache同步的话,延时还是比较大的。那么,对于底层硬件而言,更好的实现方式,应该仍然是硬件帮我们来搞定。比如我们需要修改总线协议,延伸红线的触角:

当设备访问RAM的时候,可以去snoop CPU的cache:

  • 如果做内存到外设的DMA,则直接从CPU的cache取modified的数据;

  • 如果做外设到内存的DMA,则直接把CPU的cache invalidate掉。

这样,就实现硬件意义上的cache同步。当然,硬件的cache同步,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原理上是类似的。注意,这种同步仍然不是免费的,它仍然会消耗bus cycles的。实际上,cache的同步开销还与距离相关,可以说距离越远,同步开销越大,比如下图中A、B的同步开销比A、C小。

对于一个NUMA服务器而言,跨NUMA的cache同步开销显然是要比NUMA内的同步开销大。

意识到CACHE的编程

通过上一节的代码,读者应该意识到了cache的问题不处理好,程序的运行性能会急剧下降。所以意识到cache的编程,对程序员是至关重要的。

从CPU流水线的角度讲,任何的内存访问延迟都可以简化为如下公式:

Average Access Latency = Hit Time + Miss Rate × Miss Penalty

cache miss会导致CPU的stall状态,从而影响性能。现代CPU的微架构分了frontend和backend。frontend负责fetch指令给backend执行,backend执行依赖运算能力和Memory子系统(包括cache)延迟。

backend执行中访问数据导致的cache miss会导致backend stall,从而降低IPC(instructions per cycle)。减小cache的miss,实际上是一个软硬件协同设计的任务。比如硬件方面,它支持预取prefetch,通过分析cache miss的pattern,硬件可以提前预取数据,在流水线需要某个数据前,提前先取到cache,从而CPU流水线跑到需要它的时候,不再miss。当然,硬件不一定有那么聪明,也许它可以学会一些简单的pattern。但是,对于复杂的无规律的数据,则可能需要软件通过预取指令,来暗示CPU进行预取。

cache预取

比如在ARM处理器上就有一条指令叫pld,prefetch可以用pld指令:

static inline void prefetch(const void *ptr)
{
        __asm__ __volatile__(
                "pld\t%a0"
                :: "p" (ptr));
}

眼见为实,我们随便从Linux内核里面找一个commit:

因为我们从WiFi收到了一个skb,我们很快就要访问这个skb里面的数据来进行packet的分类以及交给IP stack处理了,不如我们先prefetch一下,这样后面等需要访问这个skb->data的时候,流水线可以直接命中cache,从而不打断。

预取的原理有点类似今天星期五,咱们在上海office,下周一需要北京分公司的人来上海office开会。于是,我们通知北京office的人周末坐飞机过来,这样周一开会的时候就不必等他们了。不预取的情况下,会议开始后,再等北京的人飞过来,会导致stall状态。

任何东西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代码,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code。下面这个是经典的二分查找法代码,这个代码是网上抄的。

特别留意ifdef DO_PREFETCH包着的代码,它提前预取了下次的中间值。我们来对比下,不预取和预取情况下,这个同样的代码执行时间的差异。先把cpufreq的影响尽可能关闭掉,设置为performance:

barry@barry-HP-ProBook-450-G7:~$ sudo cpupower frequency-set \
--governor performance
Setting cpu: 0
Setting cpu: 1
Setting cpu: 2
Setting cpu: 3
Setting cpu: 4
Setting cpu: 5
Setting cpu: 6
Setting cpu: 7


然后我们来对比差异:

开启prefetch执行时间大约10s, 不prefetch的情况下,11.6s执行完成,性能提升大约14%,所以周末坐飞机太重要了!

现在我们来通过基于perf的pmu-tools(下载地址:https://github/andikleen/pmu-tools),对上面的程序进行topdown分析,分析的时候,为了尽可能减小其他因子的影响,我们把程序通过taskset运行到CPU0。

先看不prefetch的情况,很明显,程序是backend_bound的,其中DRAM_Bound占比大,达到75.8%。

开启prefetch的情况呢?程序依然是backend_bound的,其中,backend bound的主体依然是DRAM_Bound,但是比例缩小到了60.7%。

DRAM_Bound主要对应cycle_activity.stalls_l3_miss事件,我们通过perf stat来分别进行搜集:

我们看到,执行prefetch情况下,指令的条数明显多了,但是它的insn per cycle变大了,所以总的时间cycles反而减小。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cycle_activity.stalls_l3_miss变小了很多次。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进一步通过录制mem_load_retired.l3_miss来分析究竟代码哪里出了问题,先看noprefetch情况:

焦点在main函数:

继续annotate一下:

明显问题出在array[mid] < key这句话这里。做prefetch的情况下呢?

main的占比明显变小了(99.93% -> 80.00%):

继续annotate一下:

热点被分散了,预取缓解了Memory_Bound的情况。

避免false sharing

前面我们提到过,数据如果在一个cacheline,被多核访问的时候,多核间运行的cache一致性协议,会导致cacheline在多核间的同步。这个同步会有很大的延迟,是工程里著名的false sharing问题。

比如下面一个结构体

struct s
{
    int a;
    int b;
}

如果1个线程读写a,另外一个线程读写b,那么两个线程就有机会在不同的核,于是产生cacheline同步行为的来回颠簸。但是,如果我们把a和b之间padding一些区域,就可以把这两个缠绕在一起的人拉开:

struct s
{
    int a;
    char padding[cacheline_size - sizeof(int)];
    int b;
}

因此,在实际的工程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对数据的位置进行移位,或者在2个可能引起false sharing的数据间填充数据进行padding。这样的代码在内核不甚枚举,我们随便找一个:

它特别提到在tw_count后面60个字节(L1_CACHE_BYTES - sizeof(atomic_t))的padding,从而避免false sharing:

下面这个则是通过移动结构体内部成员的位置,相关数据的cacheline分开的:

这个改动有明显的性能提升,最高可达9.9%。代码里面也有明显地注释,usage和parent原先靠地太近,一个频繁写,一个频繁读。移开了2边互相不打架了:

把理论和代码能对上的感觉真TNND爽。无论是996,还是007,都必须留些时间来思考,来让理论和实践结合,否则,就变成漫无目的的内卷,这样一定会卷输的。内卷并不可悲,可悲的是卷不赢别人。

更多推荐

宋宝华:深入理解cache对写好代码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