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win7旗舰版-3gp格式转换器下载

热血无赖已停止工作
2023年3月30日发(作者:联想驱动官网)

可编辑

精品文档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

1、《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名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诗句意思:

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

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

年轻时不知道勤奋学习,年老时读书就晚了。

赏析:

《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

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

性。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2、《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注释:

乡关:即故乡、家乡。

桑梓地:喻故乡,此典故出自《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意思

是家乡的桑村与梓树是父母种的。桑:桑树。梓:梓树

名句: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诗句意思:

孩儿立志好好学习,走出家乡,有出息了再回家乡。死后尸骨何必非要归故里,人生行

至何地自有青山随。

赏析:

可编辑

精品文档

这是一首典型的言志诗。起首两句所表述的诗意,思想鲜明、气势雄伟、

铿锵有力。“立志出乡头”的毛泽东,用“学不成名誓不达”的绝唱,表明了他求学的坚决、

志向的高远。

后两句将上述诗意向更深的意境进行挖掘,动用先否定、后肯定的手法,

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死后尸骨何必非要归故里,人生行至何地自有青山随的诗意。使我们从秀

美的诗句中,自然而然地发出寓意深远的感叹,从而受到启迪。

3、《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

舍弟:这里指自己的弟弟。

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长:一直,老是。

达:到。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诗句意思: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

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的家书

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赏析:

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

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

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

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常常感慨万端。稍一

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

顿挫。

4、《回乡偶书二》

贺知章

可编辑

精品文档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注释:

惟:只有。

名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诗句意思:

离开家乡好多年了,这些年发生了好多的事情,很是烦心。只有门前像

镜子的湖水,即使春风吹过也没能改变它不变的美丽波纹。

赏析:

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

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

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

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这一首可看作是另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

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

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

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近来人事半消

磨”一句,看仅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

旧半为鬼”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

唯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

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

还需注意的是诗中的“岁月多”、“近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

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

较,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也曾感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慰的

话,那么,到他听也亲朋介绍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

愈来愈感伤了。

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回乡偶书》二首之成功,归

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诗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

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引入了诗的意境。象这

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十分难得的。

5、《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可编辑

精品文档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可编辑

精品文档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注释:

《短歌行》是乐府旧题。曹操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所选的是第一首,是其代表

作品之一。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

当:对着。

朝露:早晨的露水。这里用以比喻人生的短暂。

去日:过去的日子。苦多:恨多。苦:感到痛苦、烦恼。

慨当以慷:慨而且慷。慨慷:义同"慷慨"。指因不能实现自己理想而内心产生不平静

的感情。

何以解忧:用什么东西来解除我的忧愁呢?

杜康:相传是古代最初造酒的人。这里用作酒的代称。

衿:同"襟",古称衣服的交领。青衿是周代学子的服装。

悠悠:长。形容思虑连绵不断。以上两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篇成句,用以表示

对贤才的思念。

君:指所思念的贤才。

沉吟:沉思吟味。意谓整日在心头回旋。

呦呦:鹿鸣声。

苹:艾蒿。嫩叶有香气。其干叶制成艾绒,用于针灸。

瑟、笙:两种乐器名。以上四句出自《诗经·小雅·鹿鸣》篇。《鹿鸣》篇原是宴宾客

的诗,这里用以表示自己对待贤才的态度。

辍(chuò绰):停止。谓求贤而不可得。

中:中心,内心。

"越陌"句:这句说客人远道来访。阡、陌:都是田间的道路,南北的叫"阡",东西的叫

"陌"。

枉用相存:枉劳存问。枉:屈驾。用:以。存:问候。

契(qiè挈)阔:聚散。这里有久别重逢的意思。

旧恩:旧日的情谊。以上四句是作者希望久别的朋友远道归来。

匝(zā扎):周。

名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诗句意思:

面对美酒伴以高歌,人生短暂岁月几何?

好像晨间的露水一般,过去荒废的日子已经太多,所剩下的已经不多......

听着席上的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

用什么来排解忧愁?只有那美酒名曰“杜康”。

“青青”的是您的衣襟,悠悠的是我的愁心。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轻声吟诵至今。”

可编辑

精品文档

“呦呦”的是麋鹿在鸣叫,因为取食到了野外的苹草。

正是因为我有高贵的客人,演奏起瑟琴吹奏起笙笛”

明亮得如同天上的月亮,什么时候我才能够摘取?

忧伤正从中而来,连绵不绝从未停止。

越过田间交错的小路,屈就了您前来拜访。

久别重逢长谈畅饮,心中重温着往日的恩情。

月亮皎洁星星稀疏,乌鸦向南飞去。

绕着大树徘徊不止,有哪个枝头是可以依附的呢?

高山从不满足于自己的高大,大海从不满足于自己的深广。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赏析:

这首诗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抒发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用四言体

写来,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诗的开头情绪稍嫌低沉,但整首诗的基调还是昂扬

奋发的,在这点上和《龟虽寿》有点类似。按诗意划分,每八句一节,共四节。

总的说来,这首诗像曹操的其他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一样,主要是他当时渴求实现政治理

想的一种曲折反映。然而这种政治性的东西完全熔铸在抒情艺术当中,以情理景完美统一的

方式表现出来了。

6、《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飞来峰:就是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千寻塔:形容塔很高。古代一寻等于八尺。

缘:因为。

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句意思:

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

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

赏析:

这首绝句,是王安石早看在浙江做地方官时的作品。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

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

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

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

请想想飞来峰那耸云天的气势吧!

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

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可编辑

精品文档

”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

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

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7、《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释:

采桑子:44个字。双调。前阕,后阕各4句。平字押韵,阳、阳、香、光、

光、霜。一韵到底。重阳和春光的重复,韵律匀整和谐,但这不是规则,而是作

者的技巧。

重阳:9月9日的节日。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农历九月

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名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诗句意思:

人之一生多么容易衰老而苍天不老,

重阳节却年年都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

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

那不是春天的光辉。

却胜过春天的光芒,

无涯的汀江之上有绵绵不绝的秋霜

赏析:

诗人毛泽东在他这首《重阳》中却融慨叹和飞扬为一体,•他没有一味缠绵在古代诗

人的悲秋、哀秋、伤秋之中,而是从此中飞升起来。

诗篇一开始就是一句大气磅礴的感慨,•这一句的胸襟气势以及对具体的光阴不再

的体验唯有孔子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与之相较,•如同一辄的感慨

决非“诗家九月怜芳菊”式的感慨,毛泽东关心得更多,•思考得更多,整个人生或苍天主

宰都在他的注目之中。

接着他反复吟唱,后二句,连用二个叠字叠韵,让“重阳”二字回荡在耳际,缕

缕不绝,令人产生一种博大的沉郁之感。突然,画面及音调变了,•仅仅一句从前三句中异

军突起,带来鲜明而新奇的出人意料之美,•这就是诗人生活的一个侧影,也是革命斗争中

抒情的一笔。的确,•芬芳的战地黄花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里脱颖而出,它在沉郁之气中颤

动着它娇嫩的花瓣,•恍若初春的小花在龙钟的重阳疾速闪烁着,拂动着,•因为“战地”二

字之音韵已将刚劲果敢之力锲入前面三行所造成的浓郁画面。这上半阕最后一行显得英姿勃

发,•仿佛是一个美的亮点从隆重的气氛中破空而出,美焕美伦。

接下来下半阕有豁然开朗及挺进之势,•好像诗人已彻底战胜了“人生易老天难

老”以及“重阳”的浓厚秋云,秋风在刚劲有力地年年吹送。•诗人再进一步以一贯的“到

中流击水”及“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大无畏的气概说出这秋风胜过春光,同时表明他青年时

代“风华正茂”的热血必将贯注其一生。•在此他改天换地之豪气又一次控制不住地跃然纸

可编辑

精品文档

上。

可编辑

精品文档

最后一行以描写大景致结束,•其中“霜”字也是毛主席极爱使用的一个字,而

“不”字也是他爱使用的,•这两个字不断表明他对风景的热爱以及对气吞山河抒发之偏爱。

而且当时毛主席在病中,因1929年的重阳节前后他先后在上杭、•永定等县养病,

但他的吟唱也非“病中吟”,而是“壮士行”,豪气依然雄沉爽朗。

8、《浣溪沙》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注释:

漠漠:像轻清寒一样的冷漠。

清寒:阴天,有些冷。

晓阴:早晨天阴着。

无赖:词人厌恶之语。

穷秋:秋天走到了尽头。

淡烟流水: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幽:意境悠远。

自在:自由自在。

丝雨:细雨。

宝帘:缀着珠宝的帘子。

闲挂:很随意地挂着。

名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诗句意思:

在春寒料峭的天气里独自登上小楼,早上的天阴着好象是在深秋。屋内画屏

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天上自由自在飘飞的花瓣轻得好象夜里的美梦,天空中

飘洒的雨丝细得好象心中的忧愁。走回室内,随意用小银钩把帘子挂起。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词人渴望身心自由的思想感情。

暮春三月,人在小楼。一早起来,阴霾不开,轻寒恻恻。"节过清明冷似秋",

对这种天气,畏寒不出的词人十分厌恶,不禁咀咒了一声"无赖"。回头看看室内,

画屏上一幅《淡烟流水图》,迷蒙淡远,撩人意绪,于是一丝春愁油然而生。他

定睛望了望窗外:落花随着微风,自在飘舞,宛如梦幻;纤细的小雨,无边无际,

好似愁丝。"飞花"和"梦"、"丝雨"和"愁",一具体、一抽象,原本邈不相涉,但

词人却发现它们之间有"轻"与"细"的特点,便构成两个新鲜的比喻,空灵缥缈,

妙不可言。无怪乎梁启超称之为"奇语"。最后一句是作收、融情入景,化动为静,

意境悠闲,使人玩味不尽。

9、《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去年天气旧亭台: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可编辑

精品文档

诗句意思: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

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没有办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自

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赏析: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

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

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这首词是伤春感时之作,但感伤情绪并不浓郁,只是传达出一缕若有若无的淡淡闲愁,

意韵幽微,淡雅温厚。“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

对仗工稳,宛如天成。

10、《山园小梅》

北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释:

众芳:百花。摇落:被风吹落。暄妍:明媚美丽。

疏影横斜:梅花疏疏落落,斜横枝干投在水中的影子。

暗香浮动:梅花散发的清幽香味在飘动。

霜禽:一指“白鹤”;二指“冬天的禽鸟”,与下句中夏天的“粉蝶”相对。

合:应该。

微吟:低声地吟唱。

狎(音“峡”):亲近,狎玩。

檀板:演唱时用的檀木柏板。金樽:豪华的酒杯。

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诗句意思:

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稀疏

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

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魂失魄。幸喜我能低声吟诵,和梅花亲近,

用不着俗人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金杯饮酒来欣赏它了。

赏析:

全诗以山园小梅“风情”为主线来抒写诗人情意:首联是叙事,在对比中引出“风

情”的话题;颔联、颈联是描写,前者从色香两大特点正面描写小梅“风情”,后者借禽蝶

的情态反应侧面描写小梅“风情”;尾联复又叙事,转换叙述角度,如果说前三联的主语是

“小梅”,那么尾联的主语应是“诗人”,由诗人对小梅“风情”直接称颂。四联诗四种写

法,层次井然,全不类同,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轻巧自然地塑造出山园小梅的孤傲形象,也抒

发诗人孤傲的情怀。

可编辑

精品文档

林逋是北宋初期的一个诗人,他的字叫做“和靖”,人们称他林和靖。他隐居在杭州

西湖的孤山,一生也没有娶妻子,但他又非常喜欢梅花,以梅为妻,加之他非常喜欢白鹤,

他养了很多白鹤,以鹤为子,所以有“梅妻鹤子”之称。

11、《卜算子.咏梅》

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注释:

卜算子·咏梅:《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

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驿外:指荒僻之地驿:驿站,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换马匹休息、住宿的地方。

断桥:残破的桥。

无主:无人过问

著(zhuo):值,遇。

一任:完全听凭

零落:凋零

碾:轧碎。

选自《剑南诗稿》(上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名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诗句意思:

驿站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欣赏。每当日色西沉的时

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无意听凭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

香依然如故。

赏析:

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

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

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

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

郊野的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

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

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更谈不上会有人来欣赏。

随着四季的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孑然一身,四顾茫然──

有谁肯一顾呢,它可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一句,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

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12、《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可编辑

精品文档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注释:

花枝俏:花枝俏丽竞放

名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诗句意思: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

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

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告。

待到山花开满大地时,

梅花就在花丛中欢笑。

赏析: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

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

•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

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

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

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

•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

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

•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13、《贫交行》

唐杜甫

翻手作云覆手雨,

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

此道今人弃如土。

注释:

贫交行:描写贫贱之交的诗歌。贫交,古歌所说:“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

羞贫友不成。”贫贱方能见真交,而富贵时的交游则未必可靠。

覆:颠倒。

管鲍:指管仲和鲍叔牙。管仲早年与鲍叔牙相处很好,管仲贫困,也欺负过鲍叔牙,但鲍叔

牙始终善待管仲。现在人们常用“管鲍”来比喻情谊深厚的朋友。

可编辑

精品文档

弃:抛弃。

名句: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诗句意思:

有些人交友,翻手覆手之间,一会儿像云的趋合,一会儿像雨的纷散,变化多端,这种

贿赂之交、势利之交、酒肉之交是多么地让人轻蔑愤慨、不屑一顾!可是你看,古人管仲和

鲍叔牙贫富不移的君子之交,却被今人弃之如粪土。

赏析:

诗的开篇“翻手为云覆手雨”,就给人一种势利之交“诚可畏也”的感觉。

得意时便如云之趋合,失意时便如雨之纷散,翻手覆手之间,忽云忽雨,其变化

迅速无常。“只起一语,尽千古世态。”(浦起龙《读杜心解》)“翻云覆雨”

的成语,就出在这里。所以首句不但凝炼、生动,统摄全篇,而且在语言上是极

富创造性的。

这黑暗冷酷的现实不免使人绝望,于是诗人记起一桩古人的交谊。《史记》

载,管仲早年与鲍叔牙游,鲍知其贤。管仲贫困,曾欺鲍叔牙,而鲍终善遇之。

后来鲍事齐公子小白(即后来齐桓公),又荐举之。管仲遂佐齐桓成霸业,他感

喟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鲍叔牙待管仲的这种贫富不移的交道,

岂不感人肺腑。“君不见管鲍贫时交”,当头一喝,将古道与现实作一对比,给

这首抨击黑暗的诗篇添了一点理想光辉。但其主要目的,还在于鞭挞现实。古人

以友情为重,重于磐石,相形之下,“今人”之“轻薄”益显。“此道今人弃如

土”,末三字极形象,古人的美德被“今人”象土块一样抛弃了,抛弃得多么彻

底呵。这话略带夸张意味。尤其是将“今人”一以概之,未免过情。但惟其过情,

才把世上真交绝少这个意思表达得更加充分。

14、《戏为六绝句》

唐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

当时体:指四杰诗文的体裁和风格在当时自成一体。

轻薄(bó):言行轻佻,有玩弄意味。此处指当时守旧文人对“四杰”的攻击态

度。

哂(shěn):讥笑。

尔曹:你们这些人。

不废:不影响。这里用江河万古流比喻包括四杰在内的优秀作家的名字和作品将

像长江黄河那样万古流传。

名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诗句意思:

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无休的。待你辈

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赏析:

《戏为六绝句》是杜甫针对当时文坛上一些人存在贵古贱今、好高务远的习

气而写的。它反映了杜甫反对好古非今的文学批评观点。其中的“不薄今人”、

“别裁伪体”、学习“风雅”、“转益多师”(兼采众家之长)等见解在今天也

可编辑

精品文档

还是有借鉴意义的。本诗是《戏为六绝句》中的第二首,诗中既明确地肯定了王

杨卢骆

可编辑

精品文档

“初唐四杰”的文学贡献和地位,又告诫那些轻薄之徒不要一叶障目而讥笑

王杨卢骆,他们的诗文将传之久远,其历史地位也是不容抹煞的。

15、《赠孟浩然》

唐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释:

1.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一般的尊称。

2.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

高尚。”

3.红颜句:意谓从青年时代起就对轩冕荣华(仕宦)不感兴趣。

4.白首:白头,指老年。

5..醉月句:月下醉饮。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古人称酒清者为圣人,酒

浊者为贤人。中:读去声,动词,“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

圣。释源:《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魏国初建,为尚

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

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

醉言耳。’竟坐得免刑。”说解:曹操严禁饮酒。徐邈身为尚书郎,私自饮酒,违犯禁令。

当下属问询官署事务时,他竟说“中圣人”,意思是自己饮中了酒。因当时人讳说酒字,把

清酒叫圣人,浊酒叫贤人。关于“酒”与“圣人”之关系,最早的记载出现于《春秋左传·襄

公二十二年》:【传】二十二年春,臧武仲如晋,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将饮酒,曰:

“焉用圣人!我将饮酒而己,雨行,何以圣为?”穆叔闻之曰:“不可使也,而傲使人,国

之蠹也。”令倍其赋。后世遂以“中圣人”或“中圣”指饮酒而醉

6.迷花: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事君:侍奉皇帝。

7.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8.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李白出蜀后,游江陵、潇湘、庐山、

金陵、扬州、姑苏等地,然后回头又到了江夏。他专程去襄阳拜访孟浩然,不巧孟已外游,

李白不无遗憾地写了这首诗,表达敬仰和遗憾之情。“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二句,即

透出仰慕而未能一见之意。

名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诗句意思:

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

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

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

可编辑

精品文档

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

赏析:

诗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

飘逸之气。前人称“太白于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

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焉。”(《李诗纬》)该诗就有这样的特色。

首先看其章法结构。首联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一个“爱”

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风流”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

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二联的笔墨了。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

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红颜”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

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

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白首”句着一“卧”字,活画出

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浩然的生平,那么颈联则是在

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

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

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浩

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就

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

“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

是更高意义上的崇仰,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其次诗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平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

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

疏朗古朴之风。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

全无板滞之病。如由“红颜”写至“白首”,象流水淌泻,其中运用“互体”,

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

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

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

就是喝醉酒之意,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

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

美孔子。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

诗情之美。而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

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

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象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16、《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可编辑

精品文档

注释:

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毁,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文的

仙人,在此乘鹤登仙。也有人作昔人已乘白云去。

悠悠:久远的意思。

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

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名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诗句意思: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

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

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

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

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

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

此。历代写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颢的一首七律,人称最佳。

17、《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昔日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枕还酹江月。

注释:

(1)大江:长江。(古时“江”特指长江,“河”特指黄河)。

可编辑

精品文档

(2)淘:冲洗。

(3)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4)周郎: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人。东汉末年东吴名

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

周郎顾”之语。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

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安徽庐江有其

周瑜墓。)

(5)雪:比喻浪花。

(6)遥想:形容想得很远。

(7)小乔:乔玄的小女儿,生的闭月羞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周瑜之妻;姐姐大乔

为孙策之妻,有沉鱼落雁、倾国倾城之貌。

(8)英发:英俊勃发。

(9)羽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

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10)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所谓樯

橹,物也;所谓强虏,人也。自古便有樯橹与强虏之争,记得上此课时,老师也曾对这两个

词进行了分析,出于不同的版本,要看编者的喜好以及个人的理解,并没有所谓的对错,这

两个词用于此处皆对,所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用,不过考试时最好根据课本。鄙人认

为,有争论的东西出在考试卷上需要慎重。现在人教是用强虏,但注释中也加入了“樯橹”

的写法。)(现有教材作“樯虏”“强虏”)

(11)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

(12)华发:花白的头发。

华:《现代汉语词典》这个字读hua(二声),花白义。

古代没有“花”这个字,只有“华”这个字,“华”在古代有“花”这个字的义项,后

来才有了“花”这个字,但在一些较早的文言文或者成语中,我们是见不到“花”字而只有

“华”字。这里作通假字“花”。

(13)人生:现有版本作人间。

(14)尊:同“樽”,酒杯。

(15)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

感情。

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诗句意思:

长江向东流去,波浪滚滚,千古的英雄人物都(随着长江水)逝去。那旧营

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候周瑜(作战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直

刺天空,大浪拍击着江岸,激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江山象一幅奇丽的图画,那

个时代汇集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小乔刚嫁给他,他正年经有为,威武的仪表,英姿奋发。

(他)手握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此

时此刻),(我)怀想三国旧事,凭吊古人,应该笑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早早

地都变白了。人生在世就象一场梦一样,我还是倒一杯酒来祭奠江上的明月吧

赏析:

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

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

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

可编辑

精品文档

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代表了苏词的独特面貌,产生了重大影响。据俞文豹《吹

剑录》记载,当时有人认为此词须关西大汉手持铜琵琶、铁绰板进行演唱,虽然

他们囿于偏见,其中不无微词,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这首词的出现,对于仍然

盛行缠绵悱恻之调的北宋词坛,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可编辑

精品文档

18、《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释:

貂裘:貂皮裘衣。

空流:白白地流淌。

名句: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诗句意思:

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

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唯

有军中穿过的貂皮裘衣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金兵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的如同秋霜,只好凭忧国的眼泪白

白地流淌。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抗敌前线,身却老死在家乡的山林水边!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具体写作年代不详。

词中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企图为恢复中原、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

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老体衰,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愁苦

心情。

19、《相见欢》

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注释:

[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2]离愁:指去国之愁。

[3]别是一般:亦做“别是一番”,另有一种之意。

名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诗句意思: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

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

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那悠悠愁思

(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赏析:

可编辑

精品文档

李煜(937-978),南唐后主。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灭南唐,李煜亡

家败国,肉袒出降,身囚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其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

命侯”。李煜忍屈负辱过了三年囚徒生活,后被宋太宗赐酒毒死。李煜不是一个

好皇帝,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词人。李煜词以被俘为界分前后两期,前

期词作多描写宫廷生活与男欢女爱,香艳精致,才情蕴藉;后其词作多倾泻失国

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有代表性的

一篇。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

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

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喻的多少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

啊!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的描绘出了词人登

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

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

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

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怎能不“寂寞”情生。然

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

中,然而“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

国得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

诗词中常借梧桐抒发内心的愁闷。温庭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

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以上具是写景佳作。

写雨中梧桐,能表现诗人内心的愁苦。写缺月梧桐,则又是一番境界。苏轼语“缺

月挂梧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

不渲染出一份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为下片抒情做好铺垫。

那么,此情此景,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会有怎样一种心境呢?

下片中,词人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

与悲伤。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前人以“丝”谐

音“思”,用来比喻思念,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

题》)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

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

乱”。那么,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涌动的怎样的离愁别绪呢?是追忆“红日

已高三丈后,金炉次第添金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浣溪沙》)的荣华富贵,

是思恋“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破阵子》)的故国家园,还是

悔失“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河山”(《破阵子》)的帝王江山?然而,时过

境迁,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

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

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而今是尝尽愁滋味,

而这滋味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末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愁的体验与感受。以滋

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

可编辑

精品文档

“别是”二字极佳,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徒,备受屈辱,

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恐怕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

岂又是常人所能体会到的呢?若是常人,道可以嚎啕倾诉,而李煜不能。他是亡

国之君,即使有满腹愁苦,也只能“无言独上西楼”,眼望残月如钩、梧桐清秋,

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

之悲。

李煜的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

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的抒发真挚的感情。此外运用声韵变化,作

到声情合一。下片押两个仄声韵(断、乱),插在平韵中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

似断似续;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

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

20、《沁园春.雪》

毛泽东(1936年2

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注释:

1.北国:指中国北方。

2.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3.大河上下:指黄河的上上下下。

4.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色

的大象在奔跑。蜡象,白色的象。原,作者自注指秦晋高原。

6.天公:指天。“欲与天公试比高”、“人定胜天”是作者坚守不渝的雄心壮志。

7.须:等到。

8.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

这里指红日照耀着大地。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9.分〔fèn〕外妖娆(ráo):格外艳丽多姿。

10.折腰:鞠躬,倾倒。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

11.秦皇汉武:指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

12.文采:和下文的“风骚”,本指辞藻。这里用文学才华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

思想、文化在内。风骚,原为《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也可指《诗

经》和《楚辞》。

13.输:和下文的“逊”,都是差,失的意思。

14.文采:和下文的“风骚”,本指辞藻。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

15.唐宗宋祖:指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

可编辑

精品文档

16.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意思是天所骄纵宠

爱的人。汉时匈奴自称。后来也泛称强盛的少数民族或其首领。在这里特指成吉思汗。

可编辑

精品文档

17.成吉思汗:元太祖铁木真。建立了横跨欧亚大帝国的蒙古征服者。

18.射雕:《史记·李广传》称匈奴善射者为“射雕者”。有用射雕来称赞人武艺高强。

雕,一种凶猛的鸟,飞得又快又高,不易射中。

19.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俱:都。

20.数风流人物:数,数得着、称得上的意思。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也有资

料书上说指作者自己。

21.今朝:现在,现今。

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诗句意思: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眺望长城内外,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宽广的黄河

的上游和下游,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连绵的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一样蜿蜒游走,高原上的

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似乎想要与苍天比试一下高低。等到天晴的时候,再看红日照耀

下的白雪,格外的娇艳美好。

祖国的山川是这样的壮丽,令古往今来无数的英雄豪杰为此倾倒。只可惜像秦始皇汉武

帝这样勇武的帝王,却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天之骄子

成吉思汗,却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而轻视了思想文化的建立)。而这些都已经过去了,真正

能够建功立业的人,还要看现在的人们(暗指无产革命阶级将超越历代英雄的信心)。

赏析: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朵奇葩。《沁园春·雪》更被南

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这首词一直是众人的最爱,每次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

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

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

然而,从发表之日起,这首词就遭到了诸多恶意的攻击,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争论。有人

说它有帝王思想、君主气象;有人说它夸大自吹、离题万里;有人说它比喻不当、缺乏转折;

有人说它词意稀疏、平淡无奇;甚至有人说它是模仿之作、旁人代笔……断章取义且流于表

面,竟视金玉如砖石。

艺术追求含蕴,词中别有洞天。这首词因雪而得、以雪冠名,却并非为雪所

作,而是在借雪言志。它隐藏了太多的秘密,包纳着无尽的玄机。其中的每一句

都意有所指,是诗人所思所想的真实流露,是诗人对许多重大问题给出的回答。

其情感之真挚、寓意之深远、哲理之精辟,令人拍案叫绝。

21、《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注释:

钟山:莽莽南京中山门外紫金山。

虎踞龙盘:《三国志》诸葛亮与孙权论金陵说,“钟阜龙蟠,石城虎踞。”

慨而慷: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追穷寇:《孙子兵法·军争篇》有“围师必阙(网开一面之意),穷寇勿迫”。

霸王:指西楚霸王项羽。鸿门宴上,他听了项伯的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

也,”没有杀刘邦。后来刘邦项羽血战连年,终于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双方士兵为

可编辑

精品文档

和平连呼万岁。项羽守约退兵,刘邦却立即背信弃义地围攻项羽于垓下,他的部下更把楚霸

王分尸为五。事迹见《史记

可编辑

精品文档

·项羽本纪》。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是李贺的诗句,见《采桑子·重阳》注释。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葛洪《神仙传·麻姑》里,麻姑对王方平说,“接待以来,

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名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诗句意思: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直捣蒋

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根据地—南京城。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这天翻地

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贪图虚名,

放纵敌人而造成自己失败的楚霸王项羽。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

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赏析:

整体把握

全诗56字,毛泽东写于1949年。这是一首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诗篇。诗人

热情歌颂了人民解放军飞渡长江天堑,解放南京,改造黑暗旧社会的光辉史实。并以富有哲

理意味的诗句,阐发了“追穷寇”的深刻军事哲理。

全诗风格豪放,笔意雄奇,饱含哲理,叙事与议论结合紧密,活用典故。

逐句分析

全诗前四句着重于叙事,后四句主要是议论

首联描绘了解放军解放南京战役的宏伟场面,总结全诗。

颔联进一步赞颂了南京解放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抒发了南京解放的革命豪情。

颈联是全诗的主旨和灵魂。诗人以昔日西楚霸王项羽失败的典故为教训,不能像项羽那

样,不能放松警惕,要善始善终。

尾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全诗的思想作了哲理性的总结。诗

人引用唐代大诗人李贺的“天亦有情天亦老”的诗句,推陈出新,表明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

物的哲学道理。

22、《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1933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可编辑

精品文档

今朝更好看。

注释:

大柏地:江西瑞金城北。

彩练:彩色的绸带。

雨后复斜阳:温庭筠《菩萨蛮》,“雨后却斜阳,杏华零落香”。

关山:关隘和山。

鏖战:激战。

名句: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诗句意思:

空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而谁又在手持这彩虹临空舞蹈?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延

绵的群山正渐次变得葱茏。想当年在此激战,昔日的弹洞仍留在村庄的壁头。就让它来点

缀面前的江山吧,如今看上去却更加妖艳。

赏析:

这是一首追忆战争的诗篇,但却没有激烈愤慨或血腥的战争场面,•只有江

山之美跃然于目前。回忆是美好的,只要成为过去就会变成亲切的回忆,•尤其

是诗人要在这里凭吊昔日得胜战场,而身边的夏日黄昏的美景宁静而清翠。•仿

佛感恩的大自然此刻也懂得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此诗一开始就描绘了当日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水风景,•先从目前夕阳西下的晚空入

笔,一来就是七个颜色字,而且每字每顿,突兀奇瑰,有破空到来之感,同时又十分形象传

神地给了我们一幅斑斓的夏日黄昏图。•接着第二句更加大胆灵妙。究竟是谁手持彩虹临空

而舞?仿佛诗人将自己溶入其间;•这如画的风景谁来描绘,谁来掌握?令人读起来就是诗

人自己,他就是这样美景的绘图人,•这美景的变幻者,这“红雨随心翻作浪”的真正主人。

然后从空中到眼前的夕辉与青山,黄昏雨后的群山格外苍翠欲滴,•在夕阳的映衬下闪

烁着绮丽的暮色。这三、四句中,•虽然第三句化用花间词人温庭筠的“雨后却斜阳”但并

非落入花间派的婉约纤柔之中,•其中一个“复”字就显得比“却”字有重量,更肯定,“却”

字却更婉转、更轻一些。•而且第四句的风物也呈浩然大气,尤其是“阵阵”二字,有浩荡

铺展之势,•“关山”二字也是从大象入手,最后一个“苍”字显得气韵悠荡,无边无涯之

感回荡于心头。

下半阕起首二句才点出此诗追忆的主题,上半阕整个是写今日风景(即•1933

年夏天大柏地的风景)。当年的激战如今已成为烟云,•只有雨后墙壁上还残留

着一些弹洞。这些追忆并非随意道来,•它将立即为我们创造出一个新意境:“装

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这的确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对美的新发现,•因为在一

般人的眼中,弹洞点是不好看的东西,但在诗人眼里,一切都是物随心喜。•就

用这些弹洞来点缀祖国河山吧,它在夏日黄昏雨后的晴空里显得分外美丽。•因

为它展示了一种新风景,诗人在此也预感到一个新世界。

23、《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可编辑

精品文档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可编辑

精品文档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注释:

①忆秦娥:词牌名,本于李白诗“秦娥梦断秦楼月”

②娄山关:又名太平关,遵义市北大娄山脉中段遵义桐梓交界处,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

上的关口。海拔1440米,古称天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③烈:猛烈,强劲。

④长空:辽阔的天空。

⑤碎:细碎。

⑥咽(yè):在这里读入声。本义是声音因梗塞而低沉,这里用来描写在清晨寒中可听

来时断时续的军号声。

⑦漫道:莫道。

⑧从头越:重新跨越。

⑨残阳:夕阳。

名句: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诗句意思:

西风正壮烈地吹送,

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

嗒嗒的马蹄声令人心碎,

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

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

茫茫青山如大海,

夕阳光华赤如血。

赏析:

毛泽东这首《忆秦娥·娄山关》是他所有词作中较为出色的作品,此词慷慨悲烈写景状

物、抒发胸臆,堪当精品。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忆秦娥是词牌

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娄山关是本词题目,也是本词的写作地点。

本词写于娄山关激战之后,以娄山关之战为题材,虽然写的是翻越娄山关的行军情景,

写的是胜利后的所见所闻所感,但运用的是高度综合法、侧面描写法,把两天的战斗历程浓

缩为一天,通过严肃、紧张的行军气氛,透露出激战的先兆,通过猛烈的西风声、凄厉的雁

叫声、细碎急促的马蹄声和时断时续、悲咽带涩的喇叭声,暗示战斗紧张激烈,通过描写海

涛般起伏的苍山、如鲜血般殷红的残阳,借以表现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激战情景。

可编辑

精品文档

全词不长,上下两阕,通篇只有四十六个字,但雄奇悲壮,气势如虹,寥寥数笔,像一

幅出自大师手笔的简笔画,笔简而意无穷,为我们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表现

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24、《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

鸦:乌鸦。

西风:萧瑟的秋风。

名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句意思:

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来,

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极远的地方。

赏析: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

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

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

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

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象电影镜头一

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

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

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

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

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

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

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

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

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

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

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

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

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一颗

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

可编辑

精品文档

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

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

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25、《如梦令1》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1)溪亭:临水的亭台。

(2)争:使劲、抢着。

(3)兴尽:尽了兴致

(4)争渡:“争”与“怎”相通,如何的意思

名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诗句意思:

依旧经常记得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暮时分,

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

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

却迷途进入藕花的深处。

怎样才能划出去,船儿抢着渡,

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赏析: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常

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

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

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

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

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

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

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

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

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

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

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

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26、《如梦令2》

[宋]李清照

可编辑

精品文档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⑴疏:指稀疏

⑵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⑶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4)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残酒:尚未消散的醉

意。

(5)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名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句意思:

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试问卷帘的侍

女:海棠花怎么样?她说海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

花凋零。

赏析: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

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

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

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令人玩味

不已。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

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

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蓼园词选》云:“短幅中藏无数曲折,

自是圣于词者。”评价非常得当。

27、《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

①调名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所述武陵渔人游历桃花源事。又名《武林春》。

《词谱》以毛滂词为正体。双调,四十八字,平韵。

②双溪:水名,在今浙江金华城南。

③拟:准备。

④舴艋舟:小船。

名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载不动许多愁.

诗句意思:

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

懒得来梳妆。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

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

可编辑

精品文档

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载

不动我许多的忧愁。...

赏析:

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首

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一喝三叹,语言优美,

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

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

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其中“风住尘香花已

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

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

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28、《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

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释:

在:在于。

名:动词,出名。

灵:灵验,神奇。

斯:指示代词

此:这。

惟:只。

馨:这里指品德高尚。

上:长到,蔓到。

鸿儒:知识渊博的大学者。鸿,通“洪”,大。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往来:偏义复词,词义偏重在“来”上。

调:弹奏。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案牍:官府的公文。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劳:使……劳累。

可编辑

精品文档

形:形体,身体。

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诗句意思: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出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蛟龙(生存)

就有灵气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

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

而没有平民。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

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损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杨子

云的玄亭。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又有什么简陋的呢?”

赏析:

《陋室铭》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它单纯、简练、清新像一首精粹的诗,

充满了哲理和情韵。

开篇几句从《世说新语·排调》“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翻出新

意,运用诗歌中常见的比兴手法引出陋室。“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比兴陋

室,“有仙则名”、“有龙则灵”则比兴陋室之德。这四句是脍炙人口的名言佳

句,颇有哲理诗的精警和含蕴。

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但能打破铭文句式整齐对偶、内容多为规戒与褒赞的

局限,行文一波三折,回环往复,富有诗歌的韵姿和含蕴,确为短小精警的千古

名文。

29、《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该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这时曹操五十三岁。这首诗是《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

章。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还有死亡的时候。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

几千岁。寿,长寿。3.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4.“螣蛇”二句:螣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螣蛇,传说中与龙

同类的神物,能腾云驾雾。螣音同“腾”

5.骥(jì):良马,千里马。枥(lì):马槽。

6.已:停止。

7.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暮年:晚年。

8.盈缩:原指人的寿星的长短变化,现指人寿命的长短。盈,满,引申为长。缩,亏,

引申为短。

9.但:仅,只。

可编辑

精品文档

10.养怡:保养身心健康。

11.永:长久。永年:长寿,活得长。

12.幸甚至哉:两句是合乐时加的,跟正文没关系,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

13.枥:马棚。

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诗句意思: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非常高兴,要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赏析:

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是曹操晚年写成的,阐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哲理来自

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

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

的结合。诗中“老骥伏枥”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

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全诗的韵调跌宕

起伏,开头四句娓娓说理,“犹有”和“终为”两个词组下得沉着。而“老骥”以

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时露霸气”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

而最后数句则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全诗跌宕起伏,又机理

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并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艺术风格朴实无华,格调高

远,慷慨激昂,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

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

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伟大理想的追

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

30、《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注释:

(1)刘十九:白居易留下的诗作中,提到刘十九的不多,仅两首。但提到刘二十八、

二十八使君的,就很多了。刘二十八实际就是与白居易同时代的诗人、白居易的密友刘禹锡,

因其在同辈族人中排行二十八,故又名刘二十八。刘十九乃其堂兄刘禹铜,系洛阳一富商,

与白居易常有应酬。

白居易二十八岁时就考中进士,一举成名,十分得意。诗作多有豪气和对世事的抨击,

直到四十四岁被贬为“江州司马”时,他的生活和创作上来了一个大转换。在沉郁中,他寄

情山水,诗作才渐转为不问世事的风格,到了晚年时隐居洛阳,最终皈依佛教,潜心修行。

可编辑

精品文档

《问刘十九》乃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天晚欲雪,思念旧人”时所作。也有人误认为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但诗人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不可能邀约洛阳故旧对饮。

(2)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醅(pēi):没有过滤的酒。

(3)绿蚁新醅酒:酒是新酿的酒。新酿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

称为“绿蚁”。

(4)雪:下雪,这里作动词用。

(5)无:么,吗。

名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诗句意思: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

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将要来

能否共饮一杯?朋友!

赏析:

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说他是嵩阳处士。全诗描

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

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

春的诗情。

通览全诗,语浅情深,言短味长。白居易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诗情,用心去提炼生活中的

诗意,用诗歌去反映人性中的春晖,这正是此诗令读者动情之处。

《问刘十九》。诗从开门见山地点出酒的同时,就一层层地进行渲染,但并不因为渲

染,不再留有余味,相反地仍然极富有包蕴。读了末句“能饮一杯无”,可以想象,刘十九

在接到白居易的诗之后,一定会立刻命驾前往。于是,两位朋友围着火炉,“忘形到尔汝”

地斟起新酿的酒来。也许室外真的下起雪来,但室内却是那样温暖、明亮。生活在这一刹那

间泛起了玫瑰色,发出了甜美和谐的旋律……这些,是诗自然留给人们的联想。由于既有所

渲染,又简练含蓄,所以不仅富有诱惑力,而且耐人寻味。它不是使人微醺的薄酒,而是醇

醪,可以使人真正身心俱醉的。。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来,遂成妙章。

31、《雪梅1》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

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注释:

卢梅坡:宋诗人。生卒年不详。“梅坡”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

名句: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诗句意思:

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

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

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赏析:

可编辑

精品文档

开放的梅花,多似白雪。因此,一些诗人写到梅花,多要联系到白雪。卢梅坡这首

诗以《雪梅》为题,通过对“梅”、“雪”二物的一番评论,在比较巧妙地写出了梅花的独

特姿色。首句开门见山,扣住题目,写出梅雪在“争春”上是不分高低的。二句依然围绕“争

春”来写,进一步说明,连爱舞弄笔墨的诗人文士都为此而“阁笔”,要考虑考虑了。谁高

谁低,确是难以“平章”。三四两句,作者用对偶句法,以风雅的词藻给了它们合理的评价: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针对冬雪、寒梅各自的特色,作出恰如其分的评语。

在一些咏梅诗中,有常拿雪来作比,只是从色泽洁白上来写。这首诗虽然也是从些着笔,但

时时不离开对比二字。讲到纯洁清白,“梅”自然不如“雪”,但“雪”在芳香上却又输给

了“梅”,可谓有得有失了。这首诗好在能写出别人诗中所有:雪似梅,梅如雪。但又能写

出他人笔下所无:即“梅雪争春”。读之,也是一番情趣。这首咏物诗,没有写景,没有抒

情,纯属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这在宋诗中是别具一格。

32、《雪梅2》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释:

①卢梅坡,宋诗人。生卒年不详。

②降(xiáng),服输。

③阁,同“搁”,放下。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名句: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诗句意思: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赏析:

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

的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

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

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

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

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

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

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

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既有情趣,

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33、《惊雪》

陆畅

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晖。

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可编辑

精品文档

注释:

1.怪得:奇怪,怎么。

2.晖:阳光,这里指月光照射。

3.宁:难道。

4.许:如此,这样。

名句:天人宁许巧,

剪水作花飞。

诗句意思:

北风怎么刮得这么猛烈呀,

屋前面的院子如同月光照射。

天上的仙人难道这么灵巧,竟然能够把水剪成花,

然后散向人间,弄得满天花飞。

赏析:

惊雪文案:

艾谱莉是一个以强者为尊的世界,分别有纳伦帝国和亚斯共和国。慕容家族则是纳伦帝

国的第三门庭,虽说是第三门庭,但也是一流家族,高手如云。但,不想家族中在幼年时被

称为天才的少女,慕容傲雪,却变成了一个半死不活的“废物”。

但这个被称之为“废物”的慕容傲雪却在苏醒后重新恢复了惊人的天赋,并获得了黑暗

女神与光明之神的精血。刹那间,天地色变!风华绝代,艳绝无双!

慕容傲雪,慕容世家原本内定的家族继承人,艾谱莉的第一天才,最后却因昏迷不醒,

被当做旁系血脉逐出主家。获得重生,再次拥有惊人天赋,一句“宁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

负我”颠覆了艾谱莉。整个天下与之为敌。

叶钧枫,同样被成为第一天才的少年,在艾谱莉可谓名声显赫,皆有口碑。一次战斗

中,因不敌他人受了重伤,在逃逸途中被她所救。在两个对立的立场,他毅然选择了她。

34、《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

结庐:修建房屋。

人境:人们聚居的地方。

喧:喧哗,吵闹。

尔:如此,这样。

偏:僻静。

山气:山中云集的烟雾。

相与还:结伴归巢。

真意:真谛,真趣。

辨:辨白。

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句意思: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可从没有烦神去应酬车马的喧闹。

可编辑

精品文档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赏析:

本篇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歌的主旨是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得意忘象”

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富于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味的哲理演绎。诗中写了

悠然自得的情,也写了幽美淡远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委运任化

的哲理;这哲理又被诗人提炼、浓缩到“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给读者

以理性的启示,整首诗的韵调也更显得隽秀深长。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

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

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

更多推荐

热血无赖已停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