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检测-painter11序列号

古筝之美app
2023年4月6日发(作者:excel表格的操作)

摘要:古筝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它既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传统美学

精神的具体体现与有效载体。本文从美学的视角与高度,以写意传神、气韵生动、委婉含蓄、主客

一体为四大理论层面,对古筝的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作了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论述。对于古筝

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具有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的双重参照价值。

关键词:古筝中国美学精神写意气韵委婉主客

吕婷婷

古筝的中国传统美学精神

古筝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中拨弦乐器之一种,它历史悠

久,文化积淀丰厚,美学意蕴深邃。它既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

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具体体现与有效载体。

因此,从美学的视角与高度,研究探讨古筝的中国传统美学

精神,对于当下与今后古筝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既具有理性思考

价值,又具有实践参考作用。本文就此发表若干浅见,以作引玉

之砖。

具体而言,古筝的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可以分解为以下四大

理论层面,逐层予以详细解读。

一、写意传神的美学精神

写意传神是古筝的第一大美学精神,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

主要精神之一。

写意传神的美学精神与西方传统的写实,现形的美学精神,

恰成鲜明对比。对此,当代著名美学家彭吉象先生有十分精辟的

概括:“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注重艺术的伦理价值;

西方传统美学则强调美与真的统一,更加重视艺术的认识价值。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艺术的表现、抒情、言志;西方传统美学则强

调艺术的再现、模仿、写实。”①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也

明确指出:“写意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在戏曲表演

艺术中主要表现为对时间空间限制的突破,以及动作、布景的虚

拟。合在一起,就造成了一个与实际的生活形态相去甚远,艺术

的韵律随着心意的流荡的天地———当然,不会是一个逼真的幻

境。”②

所谓“写意传神”,是指写其意境,传其精神,即在形与神、实

与意的关系上,强调“神”与“意”的重要性,主张“以形写神”、“以

境达意”。

“写意”一词,原系中国画术语,指的是通过简练的笔墨,画出

物象的形神,以表达画者的意向,故名“写意”,又称“粗笔”,属于

纵放一类的画法,与“工笔”相对应。后泛指一切以简练艺术语言

表现物象的神韵和作者的意向的艺术精神,并升华为中国传统美

学的主要精神。

“写意”之“意”,指的是“意境”,而“意境”既是中国传统美学

精神中写意传神的主要内涵之一,又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特有

的美学概念。“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

古典诗、画、文、赋、书法、音乐、建筑、戏剧都十分重视意境。意境

就是艺术的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

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

的‘境’,‘情’和‘境’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境中有情,情中有境。

意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它是情与景、意与境

的统一”。③

当然,对“意境”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情景交融”、“境意统一”

的浅层次上,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对其深邃的美学内涵作深入的

开掘与发现,把握其美学精神的实质。

第一,意境具有虚实结合的朦胧美。美学被黑格尔老人称作

“艺术哲学”,也就是从哲学的高度上观照考量艺术学中的所有命

题。而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视角而言,则强调精神与物质、理性与

感性的高度统一,也就是虚与实的高度统一。因此,情与景、意与

境、心与物等等,也都是虚与实、精神与物质的高度统一。于是,

“虚实相生”、“以虚代实”就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中“意境”营造

的主要手段之一,并进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朦胧美。

艺术平台

·60·

艺术研究

在这方面,古筝中有许许多多典型的例证。例如古筝曲《凤

求凰》(古琴曲亦有此曲),就通过营造“凤”追求“凰”的情景交融

的意境,来表达对男女之间的爱情的热烈讴歌的思想感情。据史

料所载,此曲原为汉乐府《琴曲》歌名,《乐府诗集》题作《琴歌》,

并引《琴集》认为是司马相如追求卓文君之诗,诗中有“凤兮凤兮

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句,这乃是《凤求凰》名称的由来。但若

认真考证,不仅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相爱的故事全系后人附会杜

撰,而且就连“凤”与“凰”也皆系子虚乌有,全无实据。众所周知,

所谓“凤凰”,同龙一样,都无实物,而是中华民族原始先民们腾

图之物,全系虚拟创造之物。《礼记·礼运》说:“麟、凤、龟、龙,谓

之四灵。”而“四灵”中除“龟”以外的其他“三灵”,都是虚实相生

的产物:麟是鹿身、牛尾的组合,乃吉祥的象征;龙乃蛇身、鸡爪

的组合,是中国封建帝王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凤系“鸡头,蛇

身,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④而且又分为雄性的凤

与雌性的凰两种,可见中华民族先民艺术想像力之丰富与美学

创造力以虚代实、虚实结合之惊人功力。古筝曲《凤求凰》正是以

这种虚实结合的朦胧美成为传世精品,历来受到筝家喜爱与广

大听众的赏识。

第二,意境具有质朴无华的自然美。中国的传统美学,最初

是“错彩镂金,雕缋满眼”之美与“初发芙蓉,自然可爱”之美两种

美学精神并存,而“汉魏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划分了两个阶

段。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面,表现出

一种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认为‘初发芙蓉’比之于‘错彩镂金’

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这是美学思想上的一个大的解放。

诗、书、画开始成为活泼的生活的表现,独立的自我表现”。⑤唐代

大诗人李白力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杜甫也主张“自

然”、“清真”,宋代大诗人苏轼也要求“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于

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便追求天然之美、质朴之美、纯真

之美。

在这方面,古筝中也有许许多多典型的例证。例如古筝曲

《高山流水》(古琴亦有此曲),据明人朱权所编辑的琴曲集《神奇

秘谱》中的“解题”称:“高山、流水……本只一曲。……至唐,分为

两曲。不分段数。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⑥可见,

古筝曲《高山流水》与古琴曲一样,都是一曲。而据《列子·汤问》

所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

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

河!’”⑦因此,可以断定,古筝曲《高山流水》的意境美,与同名古

琴曲一样,是高山、流水的自然质朴之美与人的登高望远、涉水

探深的朴素的思想感情、志趣意向的完美结合。

第三,意境具有象外之旨的超越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

境”,强调“象外之旨”、“弦外之音”、“味外之致”,是一种无限的

超越美,既超越意境中的“境”,也超载意境中的“意”。

在这方面,古筝中国样有许许多多典型的例证。例如古筝曲

《昭君怨》,就通过王昭君面对塞外大漠的荒凉景物与思乡恨奸

的思想感情融合的意境之美,表现出的不仅是一个女人的悲剧

命运,而是含有许多“曲外之曲”:既有善恶的碰撞,又有忠奸的

冲突,更有封建社会正直文人的不公遭际与不平之气……,这种

超越美,称得上是多义的。

由此可见,古筝的中国传统美学精神,首先通过其写意传神

得以具体体现,而这种写意传神,又通过意境作为有效载体与独

特手段,重在传神达意,以“神”与“意”为生命和灵魂,即神驭物

游,意驱形动。

二、气韵生动的美学精神

气韵生动是古筝的第二大美学精神,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

主要精神之一。

所谓“气韵”,是指神气和韵味。中国传统美学,历来十分重

视气韵,它“极富民族特色,指的是审美对象的内在生命力显现

出来的具有韵律美的形态。‘气韵‘范畴,孕育于哲学中重视‘气’

和音乐中讲究‘韵’的汉代,成熟于各门类艺术推崇生动表现事

物气韵之美的魏晋南北朝”。⑧

“气韵”中的“气”,乃生命之力;“韵”,系生命之采;动为“气”

之核心;情为“韵”之根本。“气”与“韵”优势互补、相伴相生、相辅

相生、相得益彰,即“气”中有“韵”,“韵”中有“气”。二者的关系,

恰如元代的管道升在其诗作《我侬词》所比喻的那样:“把一块

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

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

衾,死同一个椁。”

“气韵生动”,最早也源于中国绘画,南齐的谢赫在其所著的

《古画品录》中说:“画有六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

是也,三应物象形之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

移模写是也。”⑨后来广泛应用于中国各种文学艺术创作之中,成

为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南宋陈善在其所著的《扪

虱新话》上集卷一中说:“文章以气韵为主,气韵不足,虽有辞藻,

要非佳作也。”⑩

“气韵”之“韵”,包含韵味、韵致、韵律等诸多内涵,具有“只

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深层美学内容。

在这方面,古筝中当然有许许多多典型的例证。例如古筝曲

《汉宫秋月》,就通过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

和亲的故事,表现汉元帝与昭君分离时痛苦的心情和思念昭君

入梦,醒后听到孤雁哀鸣倍感凄凉的感情,而在音乐形象“秋月”

中凝聚情感之“气”,同时又在“秋月”的形象中孕育着丰厚的美

学韵味与音乐韵律,构成深邃的美学韵致。从而使古筝曲《汉宫

秋月》与马致远的元杂剧《汉宫秋》不仅在气韵上一脉相承,而且

充分发挥了民族器乐在气韵表现上的独特优长———以曲寓气、

·61·

艺术平台

以声传韵,达到了一定的美学高度,充分凸显出中国传统的美

学精神。

由此可见,古筝的传统美学精神,也通过其气韵生动得以

具体体现,而这种气韵生动并不是形式和感官之美,而是内在

的心神之美,也是民族音乐独具的美学魅力。

三、委婉含蓄的美学精神

委婉含蓄是古筝的第三大美学精神,也是中国传统美学

的主要精神之一。

所谓“委婉”,即婉转曲折之意;所谓“含蓄”,即含有深意,

藏而不露,不直接作正面说明,而乃隐约委婉之法表达。我们

在本文第一部分的“意境”的论述中,曾谈到意境的“质朴无华

的自然美”,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自然美就可以直白浅露,恰

恰相反,这种自然美必须通过委婉含蓄的手段表现出来。

中国传统美学始终把委婉含蓄作为极为重要的美学精

神,历来有“文似观山不喜平”、“凡人贵直,而诗贵曲”等说法。

音乐中的歌曲、乐曲之“曲”,与“曲折”的“曲”为同字同音,只

是声调不同(歌曲、乐曲之“曲”为第三声;“曲折”之“曲”为第

一声),这说明二者有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音乐之“曲”以

“曲折”为主要美学特征,而曲折,正是委婉含蓄的同义语。

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中的委婉含蓄之美,常常通过比喻、借

代、象征等手法予以表现。例如唐代诗人朱庆余苦待应试结果

时,写给考官张籍的一首七言诗《近试上张籍水部》:“洞房昨

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

无?”就用比喻之法,把自己比作新婚少妇,把张籍比作夫婿,

把试卷比作“画眉”,委婉含蓄地表露出欲知自己考试成绩的

意愿。而张籍也不含糊,同样以比喻之法,委婉含蓄地透露出

考卷的成绩,这同样是一首七言诗《酬朱庆余》:“越女新妆出

镜新,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

把朱比作美女西施,以新姿出现于镜湖(鉴湖),把试卷比作西

施所唱的《采菱歌》,价值万金。这一问一答,极尽中国传统美

学委婉含蓄精神的无穷魅力与无尽妙趣。当然,不仅中国诗歌

如此,中国的一切艺术皆如此。

在这方面,古筝中也不乏许许多多典型的例子。例如古筝

曲《寒鸭戏水》,就通过寒鸭在水中嬉戏的音乐形象,营造出

“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音乐意境,委婉含蓄地表现出人的盼春、

喜春的积极、乐观的人文情怀。“寒鸭”实际上是“春人”,“江

水”实际上是生命之江的朵朵浪花。此曲堪称“余音绕梁”、“余

味不尽”,把中国传统美学的委婉含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绝妙无比。

由此可见,古筝的传统美学精神,通过委婉含蓄得以具体

体现,这同样不单单是手段与手法,而是美学精神的内涵之

一。

四、主客一体的美学精神

主客一体是古筝的第四大美学精神,也是中国传统美学

的主要精神之一。

中国传统美学,从形成之日起就以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

的一体性作为美学精神,这也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

一”、“物我两忘”的思想相一致。在这样的美学精神指导下,中

国传统美学强调“人品即艺品”、“人格即艺格”,强调“文如其

人”、“诗如其人”、“画如其人”、“乐如其人”。宋代的郭若虚在

《图画见闻志》一书中明确认为:“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

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輥輯訛正因为如此,在中国音乐

史上,对于德高艺劭的音乐家,如唐代的李龟年、雷海青等人

备加推崇。而对于西方音乐家如匈牙利的作曲家兼钢琴家李

斯特与比他大6岁的玛丽·达古尔特伯爵夫人私奔,并生下3

个非婚生子女的浪漫行为则不予认同,但对其精湛的钢琴艺

术则大为赞赏。这正是中西传统美学精神的主客一体与主客

分离的明显区别。

在这方面,古筝中更有许许多多典型的例证。如东晋的古

筝家兼古琴家、竹笛家桓伊,曾与谢玄、谢琰大破素苻坚军于

淝水。据东晋裴启所作古小说集《语林》所载:“晋孝武宴西堂,

诏桓子野弹筝。桓乃抚筝而歌怨诗。悲厉之响,一堂流涕。”輥輰訛

说明桓伊(子野)敢于向皇帝表示不同政见,通过弹古筝向皇

帝进言。其人格与乐格,达到完美统一,可谓古筝家之楷模。

由此可见,古筝的传统美学精神,通过主客一体得以具体

体现,这也不单单是手段与手法,同样是美学精神的内涵之

一。

综上所述,可见古筝的中国传统美学精神是全方位、系列

化、深层次的,而其中的重要之点,则是写意传神、气韵生动、

委婉含蓄、主客一体。

注释:

①③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P330.

②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P653.

④尔雅·释鸟[M]郭璞注.转引自辞海[M]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P417.

⑤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P380.

⑥⑦转引自辞海[M]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P2463.

⑧輥輯訛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P337.

⑨⑩转引自辞海[M]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P1763.

輥輰訛转引自付翠屏韩义军.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观[M].北京:中国戏剧

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62·

更多推荐

古筝之美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