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封面制作-wow无法安装

蜀汉英雄志修改器
2023年4月5日发(作者:u教授)

1

重庆三峡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三国演义》中的仁义思想

系别专业:2010级汉语言文学(文秘与行政管理)

学生姓名:刘*

学生学号:************

2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仁义思想

摘要: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是一个龙腾虎跃、风起云涌的时代,这一时期涌现

出了许多英雄豪杰,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可以说魏蜀吴三国的三位统治者就是三

位雄主。蜀主刘备一生就抱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理想,一生仁德及人,所

到之处,与民秋毫无犯,所以远得人心,近得民望,受到人们的普遍爱戴。罗贯

中先生把刘备塑造成一个仁治天下、义统三军的形象,这突出了当时人民对于仁

政的向往。曹操也是一代雄主,只是与刘备的仁义相比,略逊一筹,但他也是雄

略冠时,智谋出众。他能够招揽众多的文人武士,安定北方,可见他也有宽仁大

德的心怀。至于孙吴方面,虽只是陪衬,但是孙权能够在乱世之中统治父兄基业,

靠的也不完全是谋略,也有其仁义之心,以使属下忠心于他。总的来看,曹操、

孙权的仁义远不及刘备的仁义宽怀,但是三位都有其仁义的一面,只是这种仁义

思想在他们心中的分量不一样。

关键词:三国演义;人物;仁义。

正文:

一、刘备的仁义

(一)刘备,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汉朝皇族后裔,出身贫穷,少时以

贩屦织席为业。刘备少时就“素有大志”,常与乡中小孩戏于家门前桑树下,说:

“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第一回)以此引起了他叔父的惊异。他二十八岁起

兵,至六十三岁谢世,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没有放弃自己的进取心。黄巾

起义时朝廷在各处招兵买马,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后同行应征,一

个稳定的政治集团自此诞生。

刘备是一位不善于用言语表达自己理想的领导人,仅在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

山相助时才用言语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他初访诸葛亮而未遇,遂向诸葛亮

的朋友崔州平说:“方今天下大乱,四方云扰,欲见孔明,求安邦定国之策耳。”

3

(第三十七回)后在隆中面遇诸葛亮,诸葛亮提出“愿闻将军之志”的要求,刘备

慨然对答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第三十八

回)可见,刘备的理想就是要在天下大乱的环境中施展才能,以“仁义”治国安

邦。

(二)刘备可谓是重仁义的典型,罗贯中先生不惜笔墨大力塑造他的这一形

象特点。这一形象正好吻合当时社会人们对君主的理想要求,再加上有一个背负

“奸臣”、“奸贼”骂名的曹操相对照,就更显示出了刘备的“仁义”。而刘备之

所以能和曹操、孙权相抗衡,形成鼎足之势,就是凭借着“仁义”之心赢得的“人

和”。

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兄弟之情义在三国中可谓是典型,也成了后世学

习、效仿的范本。他们三人自“桃园结义”以来,始终以义为先,以“救国扶铖;

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为己任(出自《三国演义》第一回)。关张二人忠心耿耿

地跟随刘备打天下,刘备也始终待二人如亲兄弟,甚至比亲兄弟还亲。所以他们

三人名义上是兄弟,后来是君臣。但实际上,关羽、张飞也是和刘备平起平坐的

王。

在《三国志演义》有这样一个情节:

刘备和关羽在别的地方(盱眙),张飞在徐州把守,谁知张飞喝醉了酒,打

了曹豹。曹豹是吕布的丈人,他一怒,就献了城,吕布打了进去,得了徐州。俘

虏了刘备的妻子。张飞一个人逃出来,找到了刘备和关羽,就报告了大体的情况。

众人都大惊失色。刘备叹了一口气,说:“得,何足喜;失,何足忧。”关羽在旁

边不依不饶,问嫂嫂哪儿去了?张飞只好承认,嫂嫂被俘虏了。

刘备听了,默默无言。关羽却大怒:你当初是怎么保证的,现在你却做出了

这样的错事,把嫂嫂都丢了,你有何面目来见兄长?

张飞一听,也觉得对不起大哥,拔出宝剑,就要自杀。刘备一把拦腰抱住张

飞,说了下面一番话:

古人有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而尚有更换,使手足若废,

安能再续乎?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日生,誓愿同日死。今日虽无了城池老小,

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吕布掳吾妻小,必不害之,容作方略救援。

不管刘备说这话是真心的还是为了收买此二人之心,但毕竟是从刘备嘴里说

4

出来的,确有此事。而且从刘备日后对二人的情义上也确实做到了极至。当关羽

败走麦城,被吕蒙身首异处。在刘备未得知此噩耗时,曾做一梦,梦见二弟泣哭

相告,愿兄起兵,以雪他被杀之恨。《三国演义》在八十一回中对此有较详尽的

描述,等听到兄弟的死讯后,先是处死了不肯发兵的刘封和孟达,而后举兵,最

后兵败白帝城。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对兄弟的感情是如此之深。刘封虽不

是刘备的亲生儿子,但他却有儿子的名份。刘备却因兄弟的死迁怒于养子,而且

连他最信任,奉为军师的诸葛亮的话都不听了。一意孤行要为兄弟报仇,勉强举

兵,最后导致了对蜀国生死存亡的败局。自己也随兄弟而去,真应了他们结义时

的话: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

刘备是历史上少有的仁君,也是封建社会人们对君王的理想要求。陈寿《三

国志》中记载“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也”。

刘备还是安喜县尉的时候,痛打傲慢的上司,挂冠而去,可见他的刚正不阿,

做平原相,在天灾害民贼盗蜂起的情况下挺身而出,绞除盗匪安抚民众,“同席

而坐,同皿而食”。可见他的勤政爱民,正是如此,连刺杀他的刺客也被感动—

—“不忍刺,语之而去。”而他统帅的数千人马驰援徐州,解救被曹操屠戮的百

姓,更是一种义举,所以才赢得了陶谦的信任、糜竺、陈登等官员的拥护和百姓

的爱戴,所以才有:拔益精兵、表荐刺史和临终委任等一系列举动,这一过程并

不是暗箱操作,而是众望所归。喧嚣的乱世中多了一股生机勃勃的势力,这个势

力的主公,心中所想的全是尽己之能,从此匡扶风雨飘摇的汉室,安抚久困兵戈

的苍生。

还有一种,在三国这么多轰轰烈烈的事中,实在不值一提,但它同样反映了

我们这位刘皇叔“仁义”之名远播。徐州牧陶谦因病危,想让位于刘备,刘备顾

今兄弟之情,三番几次推托。徐州百姓闻言,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

此郡,我等皆无能安生矣!”简单的这么一句话,道出了当时老百姓的肺腑之言,

道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道出了那时的领导者的不仁,更道出了刘使君的仁义。

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百姓都闻刘玄德之仁义,

无论玄德成败,都举家跟随。这对大多数的人来说,该是一件很好的事,说明得

人心。但对当时的刘备而言,无疑是一种负担。因为刘备既无多少兵马,又无稳

固的地盘。前无立锥之地,后有孟德的追兵,他连自己都朝不保夕,更无能力去

5

保护众多百姓。简雍劝刘备说:“主公可速弃百姓而走。”玄德曰:“百姓从新野

相随至此,吾安忍弃之?”这无疑是三国中最感人的一幕之一。刘备自始自终坚

持一点“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也正有了这一点,才为

三足鼎立赚到了资本—人和。后人有诗赞曰:

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

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三)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蜀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迹。他

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战争环境下度过的,可谓鞍马劳顿,倥偬数十载,终于成

就大业。作为经典史书的《三国志》评价刘备为:“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

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

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

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此评价可谓中肯。刘

备的政治品格特点,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体现。他在临终时仍不忘留下

遗诏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正

是这个“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

治品格,成就了刘备的一生霸业。是以刘备的“仁义”思想是其成功的根本所在,

但也有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我必需辩证的看待“仁义”二字才能更加清晰地

认识和学习到刘备这位千古奇人的的思想精髓。刘备以“仁义”白手起家,“仁

义”无疑是其最高的人生准则,刘备的仁治思想使刘备在领导工作上受益良多,

正是因为这一人生准则刘备虽屡屡失败,飘零半生,但确在帐下聚集了极多能人,

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不逊于北居的曹操。刘备文有当世奇才、怪才的孔明和

庞统,还有徐庶司马徽等当世名士,再不济也还有糜竺之辈;武有关、张、赵、

马、黄五虎将,哪个不是一身武艺,独挡一面,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之后又

有魏延,姜维。这么些个能人,能在他帐下为他卖命,靠的是什么,这就是刘备

的独到的用人策略。

(四)刘备有英雄之志,英雄之气,英雄之魂,也有英雄之义。据《三国志·先

主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袁绍对刘备有一个评价:“刘玄德弘雅有信义。”

这个评价,应该说是准确的。袁绍到底是袁绍,他也并非总是看不清问题。同样,

有英雄之志,就必须团结同志,凝聚力量,也就必须“弘雅有信义”。其实,我

6

们只要指出一个事实就够了:关羽和张飞,可都是当时一等一的人才。而刘备呢?

不但一无所有,而且半生坎坷,很长时间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然而这两个人却

一直死心塌地地跟着他,忠贞不渝,至死不悔,关羽甚至还来了个“千里走单骑”。

为什么?就因为刘备“弘雅有信义”。按照《三国志》的说法,刘备和关羽、张

飞,是“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的。关羽和张飞,对刘备则名为事之如兄,实际

事之如君。可见维系三人友谊的,就是英雄之义。

在《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徐庶走马荐诸葛”中:曹操挟持了徐庶的母亲

逼徐庶离开刘备投靠自己,当徐庶告知刘备此事表示不得不走后,“玄德闻言大

哭曰:‘子母乃天性之亲,元直无以备为念。待与老夫人相见之后,或者再得奉

教。’徐庶便拜谢欲行。玄德曰:‘乞再聚一宵,来日饯行。’孙乾密谓玄德曰:

‘元直天下奇才,久在新野,尽知我军中虚实。今若使归曹操,必然重用,我其

危矣。主公宜苦留之,切勿放去。操见元直不去,必斩其母。元直知母死,必为

母报仇。力攻曹操也。’玄德曰:‘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

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众皆感

叹。

而后刘备给徐庶送行:玄德哭曰:“元直去矣!吾将奈何?”凝泪而望,却

被一树林隔断。玄德以鞭指曰:“吾欲尽伐此处树木。”众问何故。玄德曰:“因

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正望间,忽见徐庶拍马而回。玄德曰:“元直复回,莫非

无去意乎?”遂欣然拍马向前迎问曰:“先生此回,必有主意。”庶勒马谓玄德曰:

“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

不求之?”而徐庶所提及的奇士便是刘备“三顾茅庐”助刘备创立蜀汉基业的军

师诸葛亮。正是因为刘备为仁义之君而不是“使人杀其母,而用其子”的奸雄才

能得到徐庶的推荐,并以自己的仁义之心感动诸葛亮这样绝顶聪明的人才为自己

效力,正是刘备这种宽仁礼让才使其能得尽人心,从白手起家成就了一番事业。

早年的刘备胸怀大志但却屡屡失败,流离失所,最渴望的当然是在当时群雄

割据的时代有自己的一块地盘,而曹操攻打徐州陶谦的天时和刘备素有的仁义之

名让刘备遇到了梦寐以求的机会,刘备毅然以“仁义”为旗帜前往徐州帮助陶谦,

陶谦自知难保徐州,且觉得刘备有古之大贤之才,故三让徐州给刘备,刘备在无

法拒绝的情况下暂领了徐州牧,而后吕布被曹操所败来投奔刘备,刘备有感其起

7

兵偷袭曹操间接解救了徐州之围而接纳了吕布,但吕布却不讲信义恩将仇报反客

为主的夺了刘备的徐州而后将其赶到小沛驻扎抵御曹操,夺走了刘备飘零半生好

不容易拥有的安身之地。

刘备失徐州,充分证明了仁义道德没有智谋的支撑是多么的苍白。失误之一

是容纳吕布,这里之所以说刘备的失误,并不是说不该容纳吕布,可惜当时刘备

没有诸葛亮辅佐,自己又想不明白,收留吕布是对的,但政治经验没有跟上,像

吕布这样的“三姓家奴”居然想用仁义教化?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容吕布和容马

超有很多类似的地方,马超也是非池中物的人物,但刘备容马超时政治经验已经

历练成熟,所以有效控制住了马超。而容吕布时的确失误连连。对吕布毫无防备

和手段。致使自己再一次败在了人心不古上。

再来看看对刘备仁义之举争议最大的夺益州入西川,我们先看看刘备夺取益

州是否有欠光明正大。刘备是如何进入益州的呢?首先是刘璋先伸出橄榄枝,邀

请刘备帮忙打汉中,并抵御曹操。那么刘备是否有意趁机拿下益州呢?通过史料

分析,刘备夺取益州之心是有的,但是否会趁机下手呢,答案却是一个不字。

首先,在刘备与刘璋在涪会面时,张松与庞统建议,趁机杀掉刘璋,这样便

不费吹灰之力,夺取益州。但被刘备拒绝,说这是大事,不能仓卒,并向庞统称,

“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因此,可以看出刘备此次来益州一个目的

是树立恩信,是否借机发动战争,夺取益州反到是届时视情形而定。而之后的行

动也证实了这一点,“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当刘备攻取西蜀的时机已成熟时,他却一再推托说:“刘季玉与备同宗,若

攻之,恐天下人唾骂。”庞统建议他与刘璋会面时,就筵上杀之,一拥入成都,

唾手可得西川,他却认为:“季玉与备同宗,若行此事,上天不容,下民亦怨。”

并指责庞统:“公此谋,虽霸者亦不为也。”他最终虽以军事手段夺取了西蜀,但

迁延日月,折兵损将,尤其是副军师庞统阵亡,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而刘备夺取汉中后,众将欲推他当皇帝,他认为这太不符合为臣之道,坚持

不干,只接受了孔明关于暂时为汉中王的折中方案。及至曹丕篡位,蜀中大小官

僚又上表让他即皇帝位,他看罢吃惊道:“卿等欲陷孤为不忠不义之人耶?”经

众官再三劝说,他才表示:“吾非汉昭烈帝刘备像推阻,恐天下人议论耳。”从这

些情况可以明显看到,仁义观念在许多关键时刻常常成为他实施政治目标的心理

8

障碍。

而刘备之死也恰恰是因为刘备的“兄弟之义”。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吕

子明白衣渡江中吕蒙背叛了孙刘联盟的盟约,在刘备的二弟三国名将关羽攻打曹

仁的时候白衣渡江,偷袭蜀郡。徐晃乘机反攻,解救樊城。关羽腹背受敌,进无

可进,退无可退,终于败走麦城,被吕蒙所杀。这一次的失利,使刘备集团永远

失去了关羽这名大将,也永远失去了荆州。刘备在得知荆州已失且其二弟被东吴

所杀之后悲痛欲绝,当即不顾反对,毅然决然的决定要挥师伐吴,一直主张联吴

抗曹的军师诸葛亮当即反对,蜀汉众臣以死相谏,就连和他以及关羽共患难十余

载的赵云也从国家利益出发,以大义劝谏刘备不可冒然伐吴,但刘备答道:“朕

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而后倾全国之兵以为关羽报仇之名,

兴师伐吴。

而事实证明刘备的这一决策是完全错误和失败的,当刘备被陆逊大败火烧连

营七百里的时候,刘备只能悔叹,“我竟败于陆逊小儿,岂非天意?”有些事,

本就不是凡人能控制的了的。经此大败,蜀国元气大伤,刘备也自觉没脸回去面

对那些苦苦劝诫自己的大臣,终于在郁郁成疾,病逝于白帝城。一带枭雄就此消

亡。也算是应了桃园三结义是说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

死!”。

二、曹操的仁义

(一)曹操也是一代雄主,只是与刘备的仁义相比,略逊一筹,但他也是雄

略冠时,智谋出众。他能够招揽众多的文人武士,安定北方,可见他也有宽仁大

德的心怀。《三国演义》毛批说“此亦孟德之过人处也”。意思是曹操虽然奸诈,

他至少敢把奸诈的话公开地说出来,他是真小人,不是伪君子。而有的人即使干

了这种事情,未必会象曹操那样坦诚地说出来。奸诈当中有真诚,甚至有可爱的

一面,恰恰是曹操性格的一个特征。在当时情况下,曹操已成为惊弓之鸟,为保

命是可以理解的。假如曹操不那么机警敏锐,象张飞一样睡着之后被人割了头颅,

恐怕历史要重新改写了。

(二)蔡文姬是东汉辞赋家书法家蔡邕的女儿,汉末著名琴家。史书说她“博

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父亲蔡邕是曹操的师友。蔡文姬16岁时嫁给出色

的大学子卫仲道,不久卫病死。后父亲因受董卓牵连被王允关押而死于狱中,文

9

姬被匈奴掠去,纳为左贤王妃,居南匈奴12年,育有二子,此间她还学会了吹

奏“胡笳”及一些异族的语言。曹操向老师蔡邕求教时遇见过蔡文姬,对这位大

文人的后代(蔡邕无子)的博学与才艺非常器重。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曹操派人多方找寻,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感念师友蔡邕之交情,立即派使者携

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从千里迢迢的南匈奴把她赎回,使之重嫁年轻有为的屯

田都尉董祀。曹操允其再嫁,这在东汉末年无疑是对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封建思想

的一次重大冲击。

文姬嫁董祀后,正值鼎盛年华的董祀,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

视甚高,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但又不敢违抗曹命,终日在外欢会别的

女子。文姬感伤乱离,作《悲愤诗》,乃中国诗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

事诗。夜夜孤守青灯的文姬咽泪装欢,以默写父亲的藏书为乐。蔡文姬整理缮写

亡父的作品四百多篇,使《述行赋》这样伟大的作品得以流传。

当文姬向曹操献上自己默写的藏书时,欣喜若狂的曹操未等文姬进门就光脚

迎出大帐,亲手接过文姬手中的书卷,又是赞叹又是怜惜。两人一同进帐,曹操

对文武百官说:“卿等今日有幸一见才女蔡文姬。”曹操有心要让这个命途多舛

的女子当众一展才华。落落大方的文姬应诺而起,一边手击胡笳,一边唱起了《胡

笳十八拍》。歌声如同边风羯鼓声声撼人魂魄,催人泪下,在座的文武百官无不

动容欷歔不止,曹操也情不自禁地击掌相和。文姬唱到伤心处已是泪流满面,她

想起了远在胡地的一双小娇儿,又唱到了如今夜不归的丈夫董祀。曹操明白了文

姬的愁怨,询问侍从得知,董祀不但日日饮酒,还与歌姬日夜寻欢。

不久,董祀终因玩忽职守犯罪当死。董祀押到,连忙跪地叩拜三遍“罪臣董

祀拜见魏王”。曹操不顾众文武官员求情,即令推出斩首。蔡文姬闻讯,不顾大

雪严寒披头散发光脚跑来,跪地声泪俱下:“求魏王念在贱妾流落胡地十余载,

孤苦无依的份上,饶了董祀。”。曹操看到文姬在严冬季节,蓬首跣足,心中大

为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足见曹操温情之处),无奈地说:“奈何

董祀已赴死地,恐难追回。”文姬凄切道:“只求魏王快马一匹,便可免其死

矣!”曹操搀扶起文姬,最终还是派快马一匹追回了断魂刀下的董祀。

刀口余生的董祀深感羞愧,感念文姬的大度宽容,于是请求和文姬一同隐居

山林。对于这个请求,曹操竟慨然允诺。多年以后,曹操路过文姬夫妇隐居之地

10

的时候,还亲自去看望他们。感觉这里应该是曹操故意煞费苦心地送给文姬的一

个人情,让董祀死心踏地陪伴文姬后半生。试想要杀一个人,那还不是手起刀落

片刻功夫,哪有时间等文姬老远跑来再哭诉半时?

终于有一天,曹操沉疴不起。

在一个春天的夜晚,铜雀台上走来了一个女人,她独自端坐月光下,手击胡

笳,对着一轮皓月唱起了那支《胡笳十八拍》。女人将曲子唱得催肝裂胆,声声

啼血。这一天是曹操的祭日。

(三)曹操礼贤下士,对关羽敬重有加。但是关羽身负桃园之义,一心想扶

佐刘备,尽管刘备只有弹丸之地。关羽过五关斩六將,曹操最终放行。华容道关

羽曹操相见,忠义难两全,最后关羽放走曹操。曹操虽为枭雄,但是还是顾及刘

备和关羽的义。所以曹操也算的上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君主。

三、孙权的仁义

(一)头脑冷静、深谋远虑而又雄心勃勃。孙权是拒操的决策人物。周瑜称他

为“神武之才”,曹操也有过“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叹。但为什么当曹操“旌

麾南指”时,是“迎”是“拒”,孙权却“犹豫”而“不断”呢?这是因为:

曹操带兵几十万,破荆州,下江陵,所向披靡,势如破竹。这一严重形势,作为

东吴首领孙权,是必须慎重思虑,不能掉以轻心的。每遇大事,先慎重考虑,再

作出决策,这才是主帅的严谨风度。孙权正是这样。张昭等投降派提出了“三

虑”,孙权不能不深思熟虑,仔细掂量。孙权察觉到张昭等人的言论是错误的,

但又没有立即吐露出半点声色。这就表明孙权是一个头脑非常冷静,遇事从容、

镇定,深思熟虑的“雄才”。拒曹,本是孙权原有的想法。他派鲁肃去联合刘

备,就是为了“共治曹操”,但由于张昭引出“三虑”,因而思谋未决。他仔细

听了诸葛亮、鲁肃、周瑜关于敌我双方力量强弱的具体分析,权衡“拒”、“迎”

的得失之后,毅然决断“当击”;而且“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

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他的语言,他的态度,他的感情,何等坚决!孙权,

其实早有战备。在周瑜当夜请战时,孙权说:“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

办”,就是明证。至于“前发”、“后援”的军事安排,以及作战万一失利时的

11

对策等,都作了周密的布署。孙权这种深谋远虑而又雄心勃勃的性格,是在曲折

起伏、发展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因而显得非常细致、完备,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二)他和刘备同盟,并且是郎舅之亲,忽然夺取荆州,把关羽杀了,心之

黑,仿佛曹操,无奈黑不到底,跟著向蜀请和,其黑的程度,就要比曹操稍逊一

点;他与曹操比肩称雄,抗不相下,忽然在曹丞驾下称臣,脸皮之厚,仿佛刘备,

无奈厚不到底,跟著与魏绝交,其厚的程度也比刘备稍逊一点。他虽是黑不如操,

厚不如备,却是二者兼备,也不能不算是一个英雄。生在乱世为了谋得生存也不

得不这样。所以我们也能够从中看出孙权也有仁义的一面。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北京文史出版社

[2]陈寿.《三国志》,北京出版社

[3]易中天.《品三国》,上海文艺出版社

[4]张作耀.《刘备传》,人民出版社

[5]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6]毛宗岗.《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岳麓书社出版

更多推荐

蜀汉英雄志修改器